之家美文网

楚骁苏芷楚昭章节_楚骁苏芷楚昭小说目录阅读

分类: 美文  时间: 2025-07-28 17:06:45  作者: 十二少 

点击全文阅读

111永恒的不死鸟1极具东方思想的优美文字写《铁马冰河入梦来:芜州县令破天录》这本书,让人心潮澎湃的传奇,绝不比其他古代言情类型小说的逊色,主角是楚骁苏芷楚昭,小说精选:楚昭看着百姓们兴奋又不敢相信的样子,心里挺不是滋味。在现代,义务教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,可在这大野王……

楚骁苏芷楚昭章节_楚骁苏芷楚昭小说目录阅读

楚昭把城隍庙的旧址翻修了一遍,打算在这里办一所义学。

消息一传出去,泾阳城里炸开了锅。

"办义学?楚大人没开玩笑吧?"

"就是,咱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,也能上学?"

"我家小子要是能识几个字,以后就不用跟我一样刨一辈子地了!"

楚昭看着百姓们兴奋又不敢相信的样子,心里挺不是滋味。在现代,义务教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,可在这大野王朝,能上学认字,竟然是穷人家孩子遥不可及的梦想。

"大家放心,这义学绝对是免费的,不仅免学费,还管午饭!"楚昭站在城隍庙门口,对着围拢过来的百姓喊道,"只要是七到十五岁的孩子,不管男女,都可以来上学!"

"太好了!"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。

"楚大人,那...那先生找到了吗?"一个老汉颤巍巍地问。

"找到了。"楚昭笑着说,"我已经请了周夫子来任教。"

周夫子是泾阳城里有名的老秀才,学识渊博,为人正直,就是脾气有点倔,因为不肯巴结赵德海,一直过得穷困潦倒。楚昭也是费了不少功夫,才把他请出来。

"周夫子?"百姓们一听,更是高兴,"有周夫子任教,那真是太好了!"

就在这时,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:"楚大人真是好兴致啊,放着好好的官不做,倒想起办学来了。只是不知道这办学的钱,从哪来啊?"

楚昭抬头,只见赵德海摇着扇子,慢悠悠地走了过来,身后还跟着几个穿着体面的人,一看就是当地的地主乡绅。

"赵县丞这话是什么意思?"楚昭淡淡地问。

"没什么意思。"赵德海收起扇子,皮笑肉不笑地说,"就是觉得,办学可不是小事,需要不少钱。县衙里现在是什么情况,楚大人应该比谁都清楚。要是到时候钱不够了,可别又打我们这些乡绅的主意。"

身后的地主乡绅们也跟着附和:"就是就是,我们可没那么多钱捐!"

楚昭心里冷笑。这些人,平时搜刮百姓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,现在让他们为孩子们做点好事,就推三阻四的。

"赵县丞放心,办学的钱,我自有办法。"楚昭的语气不容置疑。

"哦?不知楚大人有什么高见?"赵德海好奇地问。

楚昭没理他,转身对百姓们说:"大家放心,这义学一定会办起来,而且会办得很好!明天一早,大家就可以带着孩子来报名了!"

百姓们欢呼着散去了。

赵德海看着楚昭的背影,眼神阴鸷。他就不信,楚昭能变出钱来。等着吧,过不了多久,他就得灰溜溜地来找自己帮忙。

楚昭当然有办法。

他让人把泾阳城里唯一的一家造纸作坊盘了下来。这作坊早就快倒闭了,造出来的纸又粗又黄,还特别贵,只有那些有钱的读书人才买得起。

楚昭记得,现代的造纸术比这先进多了。他虽然不是学这个的,但大概的原理还是知道的。

"少爷,您真要造纸啊?"铁牛看着作坊里堆着的烂木头,皱着眉头问,"这玩意儿能赚钱吗?"

"能不能赚钱,你等着看就是了。"楚昭笑着说,"去,把周夫子请来,再找几个懂木工活的匠人。"

"是!"

很快,周夫子和几个匠人就来了。

"楚大人,您找老夫来,有何吩咐?"周夫子拱了拱手。

"周夫子,我想请您帮个忙。"楚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,"我想改良造纸术,造出更便宜、更好用的纸,用来办学,剩下的还可以卖钱,补贴办学的费用。"

周夫子一听,眼睛都亮了:"改良造纸术?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!老夫一定尽力相助!"

楚昭把自己记得的造纸方法,大致跟匠人们说了一遍:"我们可以用树皮、稻草、竹子这些东西做原料,先放在石灰水里煮,去掉杂质,然后再捣烂,做成纸浆..."

匠人们听得一头雾水,但看着楚昭胸有成竹的样子,还是半信半疑地开始尝试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楚昭几乎天天泡在造纸作坊里,和匠人们一起试验。

失败了一次又一次,纸浆要么太稀,要么太稠,造出来的纸要么一撕就破,要么粗糙得没法写字。

"少爷,要不...就算了吧?"铁牛看着楚昭熬得通红的眼睛,心疼地说,"咱们再想别的办法赚钱。"

"不行。"楚昭摇摇头,"这造纸术一定要改良成功。这不仅是为了赚钱办学,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用上纸,能读书识字。"

周夫子也鼓励大家:"大家别灰心,失败是成功之母。咱们再想想办法。"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在失败了几十次后,他们终于造出了第一张合格的纸。

这纸又白又韧,虽然比不上那些上等的宣纸,但比原来的粗纸好多了,最重要的是,成本低了一大半。

"成功了!我们成功了!"匠人们兴奋地欢呼起来。

楚昭拿着这张纸,心里也很激动。这张纸,不仅是一张纸,更是泾阳未来的希望。

他给这种纸取名叫"泾阳纸"。

很快,第一批"泾阳纸"就造了出来。楚昭让人把纸送到义学,免费发给学生们使用。

孩子们拿着雪白的纸,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
"这纸真好看!"

"比我爹用的纸好多了!"

"谢谢楚大人!"

周夫子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,眼里***泪,对楚昭说:"楚大人,您真是做了件大好事啊!"

楚昭笑了笑:"这只是开始。"

他让人把剩下的"泾阳纸"拿到街上去卖,价格只有原来粗纸的一半。

消息一传出去,全城的人都跑来买,很快就被抢购一空。

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地主乡绅,看着一车车的纸被拉出去,一车车的银子被拉回来,一个个都傻眼了。

赵德海更是气得把手里的茶杯都摔了。他怎么也没想到,楚昭竟然真的靠造纸赚了钱。

楚昭用卖纸赚来的钱,不仅把义学办得有声有色,还雇佣了更多的人去造纸,让不少穷苦百姓有了活干。

泾阳城里,到处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。

楚昭站在义学的门口,看着里面朗朗的读书声,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

相关Tags:背影

猜你喜欢

精选美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