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为的妻子,其实是别人派来的商业间谍
第一章:庆功宴上的匿名短信夜色如墨,城市璀璨的灯火如同撒落一地的碎钻。
帝豪酒店顶层的旋转餐厅内,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庆功宴。
“顾氏集团‘星耀’项目圆满成功,让我们敬顾总一杯!”司仪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,
带着激昂的喜庆。我,顾衍之,站在聚光灯下,端着酒杯,
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恭维和艳羡。身为主角,我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,
与各方宾客寒暄致意,但眼角余光,却始终落在那抹熟悉的身影上。我的妻子,苏晚。
她今天穿了一件月白色的晚礼服,简约却不失高雅,站在不远处,正和几位太太轻声谈笑。
灯光下,她侧脸的线条柔和美好,眉眼间的温婉,是我三年来从未厌倦的风景。是的,
我们结婚三年了。外人眼中,我们是商界伉俪,郎才女貌。在我心里,
她是我在商场搏杀后最温暖的港湾,是让我相信这世间仍有纯粹情感的所在。我曾以为,
上天夺走了我父母,总算将晚晚补偿给了我。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,
我微笑着向宾客致意,不动声色地走到稍安静的露台边,划开屏幕。是一条匿名短信。
没有署名,只有一串乱码般的号码。内容,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,
瞬间刺穿了我所有的暖意。“顾总,恭喜‘星耀’成功。不过,您是否想过,
您最信任的妻子苏晚,其实是林氏集团安插在您身边三年的商业间谍?‘星耀’的核心数据,
此刻应该已经躺在林氏总裁林浩的电脑里了。证据:她左手腕内侧,有一处极淡的疤痕,
是当年林浩为她挡酒瓶留下的。您,可以亲自验证。”短信不长,字字诛心。林浩?
我的死对头,林氏集团的掌舵人。那个手段狠辣,一直试图吞并顾氏的男人。苏晚?间谍?
三年恩爱,是假的?“星耀”的核心数据……那是我和团队耗费无数心血,
几乎压上顾氏未来命运的王牌项目,今天才刚刚宣告大获全胜。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,
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。露台上的风吹过来,竟让我感到刺骨的冷。我猛地抬头,
看向餐厅内的苏晚。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视线,转过头,对我展颜一笑,
那笑容依旧温柔纯净,看不出丝毫破绽。我的心,却沉入了无底深渊。匿名短信?
可能是挑拨离间。但……那条疤痕?我记得苏晚左手腕内侧,确实有一处极淡的白色痕迹,
像是指甲划伤愈合后的样子。我问过她,她当时眼神闪烁了一下,随即若无其事地笑着说,
是小时候不小心被树枝划到的。树枝划伤,和林浩挡酒瓶留下的疤痕,这其中的意味,
天差地别。理智告诉我,需要冷静,需要证据,不能仅凭一条来历不明的短信就判定一切。
但一种强烈的、不祥的直觉,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住我的心脏,越收越紧。我深吸一口气,
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商海沉浮多年,我早已学会不在脸上表露真实情绪。我收起手机,
脸上重新挂上无懈可击的笑容,走回宴会中心。我走向苏晚,自然地揽住她的腰。
她的身体微微一僵,随即放松地靠在我怀里,仰头问我:“衍之,怎么了?
脸色好像有点不好。”“没事,可能有点累了。”我低头,凑近她的耳边,
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,目光却状似无意地扫过她垂在身侧的左手。灯光下,
那处腕间的淡疤,若隐若现。我的心,彻底凉了。那个所谓的“树枝划伤”,位置、形状,
似乎真的与短信描述的吻合。难道……这三年,我真的活在一个精心编织的***里?
庆功宴还在继续,欢声笑语,觥筹交错。但对我来说,整个世界已经悄然变色。
周围的热闹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,模糊而遥远。我维持着表面的平静,
甚至比刚才更加谈笑风生。但只有我自己知道,内心早已是惊涛骇浪。
每一个对苏晚展现的温柔眼神,每一次体贴的举动,都变成了对自我的嘲讽。如果这是真的,
那这三年,我顾衍之,就成了整个商界最大的笑话!宴会接近尾声,
我借口公司还有事要处理,让司机先送苏晚回家。坐在回公司的车里,
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流光溢彩,眼神冰冷。我没有立刻去查证短信的真伪,因为我知道,
如果对方处心积虑三年,必然不会留下明显的纰漏。直接质问,只会打草惊蛇。
我需要一个计划。一个能让林浩付出代价,能让这个潜伏在我身边三年的“妻子”,
原形毕露的计划。既然你想要“星耀”的核心数据,好,我就给你一份“核心”数据。
一份我为你和林浩,精心准备的……死亡通知书。
第二章:记忆的碎片与冰冷的计划回到空无一人的总裁办公室,我没有开灯,
径直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。脚下是城市的车水马龙,霓虹闪烁,却照不进我此刻冰冷的心。
三年来的点点滴滴,不受控制地在我脑海中翻涌。初遇苏晚,是在一个慈善晚宴上。
她不像其他名媛那般喧哗夺目,安静地坐在角落,眼神清澈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。
我被她那种独特的气质吸引,主动上前攀谈。她似乎有些惊讶,也有些羞涩,
交谈中透露出的善良和聪慧,让我印象深刻。后来,我们“自然而然”地相遇多次,
她总是能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出现,用她的温柔化解我的疲惫。她了解我的喜好,
懂得我的抱负,甚至在我一次重大项目决策失误,公司陷入危机时,不离不弃,
还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帮我渡过难关(后来才知道,那笔钱,
恐怕也是林浩的“投资”吧)。我彻底沦陷了,以为找到了灵魂伴侣。求婚,盛大婚礼,
三年婚姻生活,她将我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,是我公认的“贤内助”。
我甚至已经开始计划,等“星耀”项目稳定后,我们要一个孩子……现在回想起来,
一切美好得都像一场精心导演的戏。那些“偶然”的相遇,那些“恰到好处”的安慰,
那些“雪中送炭”的支持……原来都是别有用心铺就的台阶,一步步引我走入陷阱。
那条手腕上的疤……我竟然从未深究过。我太信任她了,信任到盲目。
愤怒、背叛感、还有一丝连我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心痛,像毒蛇一样啃噬着我。但我不能倒下。
我是顾衍之,顾氏集团的掌舵人。在商场上,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。如今,
敌人已经把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,不,是**了我的心脏。我打开电脑,
调出“星耀”项目的全部资料。真正的核心数据,加密存放在绝对安全的服务器里。现在,
我需要制造一份足以以假乱真的“核心资料”。这份假资料,外表看起来将比真的更真,
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。它会展示一个前景无限、利润惊人的“星耀”未来版图。
但内在的关键参数、技术路径、市场预测,都将被植入致命的逻辑陷阱和错误导向。
一旦林浩根据这份资料投入重金,方向性错误会让他的投入血本无归,
甚至拖垮整个林氏集团。这将是一个诱饵,一个专门为贪婪的对手准备的华丽陷阱。
而传递这个诱饵的最佳人选,自然是我那位“情深义重”的妻子——苏晚。接下来的几天,
我表现得一切如常。甚至对苏晚更加“体贴”,以工作压力大为由,
偶尔流露出的疲惫和对她依赖,
完美塑造了一个因项目成功而松懈、对妻子无比信任的丈夫形象。
我故意将一份标注着“绝密”的虚假项目后续规划(陷阱的一部分)带回家,
放在书房显眼又看似隐蔽的地方。然后,我“无意中”向苏晚透露,
公司下一个重点将是基于“星耀”技术的升级版“辰曦”计划,潜力巨大,但风险也高,
我需要慎重评估。我密切观察着苏晚。她依旧温柔,但在我提及“辰曦”计划时,
我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异样光芒,虽然很快消失,却没能逃过我的眼睛。一天晚上,
我假装醉酒归来,抱着她喃喃自语:“晚晚……有了你,‘星耀’成功了,
‘辰曦’也一定会……林浩那个**,
这次我看他怎么跟我斗……”我感觉到她身体的瞬间僵硬。我知道,鱼饵已经撒下,
就看鱼儿什么时候上钩了。我暗中加强了书房的监控,并设置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小机关。
我要的不是阻止她,而是要确凿地拍下她窃取资料的证据。等待的过程是一种煎熬。
每一次面对苏晚的笑容,我都需要极大的自制力才能维持平静。我看着她为我准备早餐,
为我整理领带,这些往日温馨的场景,此刻都变成了尖锐的讽刺。终于,
在一个我“恰好”需要通宵加班的夜晚,书房隐藏的摄像头传来了实时画面。屏幕上,
苏晚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里。她动作熟练地避开我设下的障眼法,
直接走向我存放假资料的位置。她的表情不再是平日的温婉,而是一种专注、冷静,
甚至带着一丝决绝。她拿出一个微型扫描仪,快速地将那份厚厚的假资料一页页扫描。
整个过程冷静、迅速,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。看着屏幕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女人,
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,窒息般的疼痛蔓延开来。最后一丝侥幸心理,
彻底粉碎。三年婚姻,一千多个日夜的耳鬓厮磨,原来真的只是一场戏。也好。我闭上眼睛,
再睁开时,眼底只剩下一片冰冷的决然。苏晚,林浩。这场戏,该由我主导结局了。
我拿起手机,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:“行动开始。确保林氏能‘顺利’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。
”第三章:请君入瓮与虚伪的温存苏晚成功“窃取”了那份假核心资料。接下来的几天,
她表现得有些微妙的紧张和兴奋,但在我面前,却掩饰得极好,甚至比以往更加温柔小意。
她大概以为,拿到了致胜法宝,很快就能和她的“旧情人”林浩共享胜利果实了。
我配合着她的表演,扮演着那个被蒙在鼓里、对妻子深信不疑的丈夫。我们之间,
仿佛陷入了一场极致拉扯的虚伪温存。每一次拥抱,每一次亲吻,
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我“无意中”向她抱怨,
“辰曦”计划推进遇到了技术瓶颈,有几个关键参数始终无法优化,导致成本估算远超预期,
董事会给了很大压力。我表现出适当的焦虑和犹豫,甚至在她面前“透露”,
是否应该放缓“辰曦”的步子,先巩固“星耀”的成果。我知道,这些信息,都会通过她,
精准地传递到林浩的耳朵里。
这会让那份看似完美但隐含“瓶颈”和“高成本”风险的假资料,更具可信度。
林浩那种贪婪又自负的人,只会认为这是我顾衍之能力不足、畏首畏尾的表现,
从而更坚信他拿到了“宝藏”,会迫不及待地投入资源,抢占先机。果然,
通过商业情报渠道,我很快得知林氏集团开始了异常的资金调动和大规模招聘,
方向直指“辰曦”计划所涉及的领域。林浩甚至在一些非公开场合,
意气风发地暗示林氏即将有打败性项目问世。鱼儿,已经咬钩了。我按兵不动,
继续经营着顾氏的正常业务,同时暗中调配资源,准备在林氏深陷泥潭之时,给予致命一击,
并启动真正的“辰曦”计划。这段时间,和苏晚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,
成了一种极致的煎熬和考验。我看着她在我面前演戏,
看着她偶尔流露出的、可能源于一丝愧疚的复杂眼神,但更多的,
是一种即将完成任务、脱离牢笼的急切。我甚至开始怀疑,这三年里,
她是否有过片刻的真心?还是说,从始至终,我都只是她需要攻克的目标?一个周末的下午,
相关Tags:生活